日前,山东荣成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为埃塞俄比亚建造的2.8万吨多用途重吊船“麦克雷”号顺利交船。该船是黄海造船公司为埃方建造的7艘系列船中的最后一艘。不仅如此,在黄海造船厂区,吊装船段的龙门吊轰鸣不断,为国际知名航运公司德国休勒控股公司建造的3.1万载重吨多用途重吊船正在进行船体装配和焊接作业。

“我们在建和手持船舶订单141艘,总价值超过60亿元,2013年的销售收入有望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该公司董事长张灿刚信心十足地说。

“尽管当前全球造船业步入‘严冬’,造船企业收到的订单急剧减少,但科技创新是我们黄海造船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而海关优质高效的诚信通关服务保障,更是我们打造科技造船的‘内核引擎’。”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平如是说。

近年来,荣成市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造船产业转型发展的中心环节,致力于打造“山东优质船舶制造聚集区”,展开大型客滚船、远洋渔船以及海洋工程船、多用途重吊船等特种船舶的科研攻关,抢占科技造船行业制高点。

针对辖区造船企业生产加工实际特点,荣成海关积极落实“24小时通关预约”弹性服务制度,对船舶建造所需进口的船用吊车、主机、自动舵、发电机组、舱盖液压设备、通导设备等,根据企业生产加工实际,加班加点办理验放手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通关效率。荣成海关与7家重点造船企业建立“关企联络员”,指定专人与重点造船企业加强日常交流沟通,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报关业务管理制度,将规范报关员行为、提高报关质量纳入到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中去。

据了解,得益于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强力拉动,今年以来,荣成市船舶出口总值2.06亿美元,占出口贸易总额的16%。技术创新已成为引领荣成造船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