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舟山港货轮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4月14日晚间,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网站发布《浙江宁波“8·9”“M”轮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2024年8月9日下午,一艘停靠在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船发生事故。海事服务网CNSS在8月9日也对该事故进行了报道。
事故概况
2024年8月9日1346时30秒,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M”轮靠泊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泊位(概位:29°56.7' N/121°50.4' E)作业过程中,船首右舷危险货物集装箱(箱号:MWCU6639680,装载位置:020982,内装货物: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临近部分集装箱及船体受损,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事故位置
船舶、船员和船公司概况
“M”轮建于2011年,登记所有人为ALL OCEANS TRANSPORTATION INC.(全洋公司),注册地在蒙罗维亚。船舶管理人为YM (SINGAPORE) PTE.LTD(YM新加坡公司),注册地在新加坡。
涉事货物情况
涉事集装箱装载的货物技术名称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属《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第5.2类物质。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分子中含有过氧键(-O-O-),具有热不稳定性,受热时会发生分解,放出大量热,一旦热量的散失速率小于热量释放的速率,很有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灾难性后果。
调查结论
本起事故系“M”轮上载有TBPB的未插电冷藏集装箱(箱号为MWCU6639680)因货物热失控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承运人和托运人在商定、选择、审核该票TBPB运输方案时,未能以足够的谨慎结合当时的高温天气、货物自分解反应放热特性及不插电冷藏集装箱保温隔热、气密特点等风险因素,对装箱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研判不充分。承运人和托运人在高温天气下选择使用不插电冷藏集装箱装运TBPB,造成货物自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在箱内聚集,箱内货物温度加剧升高,造成货物自分解反应加速,直至发生热失控,是发生本次火灾爆炸事故的关键因素。调查组认定,承运人和托运人对事故发生均负有责任。
事故经过
事故经过主要根据询问笔录、船舶AIS轨迹、现场码头CCTV录像及相关人员陈述整理。
2024年8月7日0050时左右,“M”轮装载4113TEU,从上港集团ZD分公司3#泊位开航,驶往宁波北仑。
8月9日0312时左右,该轮靠妥宁波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2#泊位。
1330时左右,值班水手周某在船首巡检时闻到异常刺激性气味。
1331时左右,值班水手发现02贝位涉事集装箱(箱号:MWCU6639680,装载位置:020982)轻微冒白烟,箱门下方有透明偏微黄液体泄漏,伴有白色烟雾冒出,并听到“嘶嘶”的响声。
液体货物泄漏至舱面
1333时左右,值班水手通过高频向二副和大副报告情况,接到报告后二副前往现场核查。
1337时左右,涉事集装箱冒出的白色烟雾量不断增大,大副遂通知在船首的二副和水手撤离,船长在驾驶台启动火警报警,全船播报至甲板办公室附近集合点集合。
1338时12秒,现场码头CCTV显示涉事集装箱箱门方向可见少量烟雾。
船首方向少量烟雾
1338时30秒,白色烟雾喷发速度加快,右舷船首被烟雾笼罩,少量白色烟雾从涉事集装箱压缩机排风扇处溢出。
右舷船首被烟雾笼罩
1339时00秒,大量烟雾喷发至船首上空,涉事集装箱压缩机排风扇处溢出的白色烟雾增多。
压缩机排风扇烟雾增多
1339时20秒,大量白色烟雾喷发至空气中,笼罩船首右舷。
烟雾笼罩船首右舷
1339时20秒至1346时29秒,白色夹杂淡黄色烟雾持续大量喷发,覆盖整个船首位置。
1346时29秒船首情况
1346时30秒,涉事集装箱爆炸燃烧,造成该集装箱及周边3个集装箱(箱号:SEGU9098453、TGBU6448277、HDMU6698375)解体;2个集装箱(箱号:SEGU9145703、YMMU6544478)坠落在码头和滩涂;4个集装箱(箱号:HLBU9673964、HLBU9400661、HAMU2142020、TCNU2319688)落海。部分相邻集装箱起火燃烧。
1348时左右,船长要求所有人撤离至尾甲板。
1354时左右,船上20名船员全部撤离上岸。
事故损失情况
经统计,“M”轮装载在01-03贝舱面的20个集装箱中,4个被炸解体,6个被炸飞,10个被烧毁;其他位置部分集装箱过火或浸水受损;“M”轮1舱舱盖及附近船体损坏变形。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
2024年8月19日,阳明海运表示,有关阳明所属涉事船舶于8月9日在宁波港作业时发生船艏失火事故,阳明海运基于维护船舶、船上所有财产之共同利益考量,于2024年8月18日宣告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
安全管理建议
(一)对货物承运人的建议
1. 健全5.2类危险货物订舱审核制度。强化5.2类危险货物订舱管理,严格审核危险货物安全技术信息,对国际危规规定不需要温度控制的5.2类包装危险货物,选择运输方案时要综合环境温度、集装箱特点、货物装箱时间和运输航程时长等因素综合评估运输安全风险,审慎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运输不需要温度控制的5.2类危险货物。
2. 针对5.2类危险货物采取更为谨慎的管理举措。对装载有机过氧化物的集装箱予以特别关注,视情加强采取定期测温、通风等适当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二)对货物托运人的建议
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知识培训,强化危险货物订舱管理,全面掌握货物理化特性并告知承运人,严格审核危险货物安全技术信息,对国际危规规定不需要温度控制的5.2类包装危险货物,选择运输方案时要综合环境温度、集装箱特点、货物装箱时间和运输航程时长等因素综合评估运输安全风险,审慎使用不插电冷藏箱装运不需要温度控制的5.2类货物。